千金勝萬金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專注力講座

日前,參加了一家長講座。當時醫生提到:臨床觀察過動孩,他們的行為表現,往往比實際年齡少了三分之一。
嗯嗯,腦內「叮」了一聲,覺得情況非常吻合:以七歲計,行為表現就是四五歲的模樣吧!
講座的末段,是一位家長分享:她兩個孩子都成年了,兒子是HD+資優,因有帶這兒子的經驗,因此她非常留意女兒的發展狀況,及後證實女兒主要是ADD。兩個孩子,兩種非常不同的行為表癥:哥哥天資聰敏但任何時候都像甩繩馬騮,女兒則主要是專注力失調。她的女兒,在校內操行非常良好,老師讚她願意守規。但回家後,女兒反彈得很厲害,表現得非常衝動,行為老是失控。家長說這是她在校內太抑壓之故,加上在校內天馬行空的時間太多,應付學業有點吃力。
聽這家長說她女兒的行為表現與情緒狀況,感覺非常熟悉和真實!
不過,家長說:當她女兒證實為ADD後,最先要處理的,則是孩子嚴重焦慮的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而每個SEN小孩的癥狀和程度都不同,面對的困境也各異。
愛與包容,應該是最有效的藥物之一。
聽這位家長分享時談笑風生,大抵是她天性樂觀,加上她所面對最大的困難已成過去,如今兩個孩子均長大,亦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以比較好地跟自己的狀況相處。
黑暗總是會過的,一切都是個過程。
整個講座,給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不論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都強調ADHD是個腦功能的病;既然是病,吃藥是有效控制病情的手段。至於其他行為治療等,都是輔助性質。
心底裡面估算:一直以來,一般病童家長對於孩子要長期吃藥,總是擔心與抗拒。今次這個教育家長的部分裡,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均口徑一致,是有意強調吃藥的好處。
吃藥這課題嘛,作為家長,我們的顧慮一定是有,但總算持開放態度。
 

蹤跡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Baby Blog Designed by Ipiet | Images by Tadpole's Notez | Blog Templates created by Web Hosting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