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學校來了個烏克蘭同學,但不在女兒那班。她鄰班的香港朋友被委派為新同學的buddy,所以近日吃飯時,都是五個港女伴著新同學一起吃。
女兒盛讚新朋友很友善、溫文,英文亦說得不俗。
這天放學時,她指新同學在校內大哭了。但她分析道:我覺得係溝通誤會。
故事大抵是:新同學因座位編排影響視線,向老師反映過後,老師表示因另有考慮而沒調位。當同學向老師第二次表達時,換來老師比較嚴正的言辭。孩子心底覺得委屈,午飯時大哭起來。然後,head teacher等人有走來了解並安撫情緒。
來到一個全新的地方,要適應的事情的確很多:語言表達、人際關係、交友和學習等等,統統都可以是個挑戰,亦很容易觸動情緒。
不在現場沒聽到當事人的言辭,沒打算去批判任何人、事。
但心底也有一些想法:
首先,讚賞學校管理層有即時向學生了解事情,應該表示他們相當重視孩子的情緒狀況。
另一方面,欣賞女兒有從兩個角度看事情,沒有斷言誰對誰錯,媽咪覺得這是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