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勝萬金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母親節萬歲

本地母親節在三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即今天。每年母親節起便進入夏今時間,昨晚臨睡前,我們已急不及待把時鐘撥快了一小時,迎接夏之將至。
雖然,孩子總是口口聲聲說不公平,因為每年三月和五月都會跟我慶祝母親節,但她這次還是認真地製作了小禮物來,係感動既!
午餐由爹哋主理和牛漢堡

晚餐父女倆合作,孩子更特意雕出心形奇異果來

立體花相框上所選的相片,看得出女兒太愛搞怪,哈哈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從戲劇到教養

 一路以來,從不會於短時間內重看某些電影/戲劇等。但,幾天之內,我複看了近日被熱熾討論的劇集:Adolesence。

劇中少男透出天真無邪的容貌,定位於我們女兒相同的年齡層,加上取景於英國小鎮,所以看得尤為投入。記得當看完一次之後,心靈搖晃著極大震撼,但無法消化大量劇情,便透過二刷去理解當中許多細節。

關於本劇,網絡上有鋪天蓋地的討論,在此不贅。反倒是今天跟友人由劇集說起教養孩子的話題,頗令自己深思:

我們年少的時候,不難聽到長輩說自己食鹽多過我們食米,所以我們理應聽他們的教導。畢竟長輩人生閱歷多,他們的話自有其參考性的。

但——

他們的一套,可以任誰都通用嗎?

時代不斷在變,成年人真能時刻趕上時代步伐?

誰都沒有經驗面對新的每天,正如劇中探員即使查過很多案件,但對於新生代的網絡文化,他根本一竅不通。食鹽多過食米,這句話很可怕亦不可理喻!為免腎病,我從不想吸收太多鹽份,也不斷提醒自己,盡量只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向孩子灌輸合適的價值觀,始終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上最大責任。

況且,在大時代之下,我憑甚麼肯定我替孩子作選擇,一定比她自己揀的優勝?所以尊重她便很要緊了。而當然,她做功課/考試/溫習這些課題,無可避免地依然存在著黑白天鵝的,始終這是她目前要盡的責任。論到使用手機/螢幕這些事情,每天仍在角力。家長要如何把關而不破壞親子關係,極具挑戰性。世界走得很快,如今一代與我們年少時面對的問題太不同了。上一代的父母,只要不讓我們流連街角、待在家中便能確保安全、不會學壞。如今在家中亦不一定安全了,因為網上充斥各種毒物,這也是劇中帶出其中一個重要訊息。事實上,每個孩子的成長,家庭、學校、社會,根本就是環環相扣,所以,作為家長,自覺倒亦不必太自以為是,尤其是面對著學習能力己比自己強,而接觸新事物比自己更多又快的年輕人。

在第二次刷劇時,我把重心放在許多細節上,亦更投入於為人父母的角色中。記得那爸爸末後一句對白是:

I should have done better.

女兒幾多歲,我便顧上了媽媽這個身分幾多年。經驗從來都是靠累積的,回看從前,教養的方向,多少也會覺得有點美中不足,又必然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更稱職的。但人生無法推倒重來,追悔無助目前一切,倒不如一起開創更好的未來。

女兒偶爾會問:如果可以選擇,你會不會要我?還是想要換成另一個孩子?

雖然有時會戲言不想要既嘈又麻煩的她,但她清楚知道,無論再幾多次我都只想要她,都會以我最多的愛去澆灌這棵小樹苗,而心底只寄望她要學懂分辨是非,然後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了。

謝謝她挑選了我們這家。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本年度家長網會

我們孩子近來每早賴床不起的情況明顯地改善了,或者爹娘真的對她要求不高:當人家孩子早就沒起床上學的困難時,我們仍為這巨嬰的進步而深感欣慰。我們深信:她自有其個人時間表及步伐的。不過她偶爾仍不穩定,這幾天便稍有點退塘:昨天爹哋發了好心叫她起來。今天嘛,壞媽媽一心想看她會否因遲到而留堂了。哈哈~

才吃完早餐便悠閒地走到樓上,打算拿衣服去洗。可能因腳步產生了些微震動及聲響,有人驚醒了過來。其時才8:08am,噢,真有點可惜,她這天不會遲到了。

有人發了點怨言:你點解唔叫我啊?

我沒好氣拋下一句:不是一直強調準時上學是你自己的責任嗎?

大抵自知理虧,加上時間緊迫,孩子也不爭論了。三分鐘後,有人已準備好出門口。

今天放學後是本年級的家長會,早放半小時,所以很快又會再見到女兒了。事前登記了和各科老師網上會面五分鐘,不過既已參加過兩年,大約都估計到老師們會說甚麼,只是仍強迫自己去參加一下當作支持學校及女兒。

又果然,日光下無新事,幾乎沒甚麼新的得著。

一直不覺得貼上任何標籤對事情有幫助,不過統計數字顯示我們孩子的族群,普遍比同齡孩子的腦部發展慢了30%。數字不會騙人,以這標準看,她的表現,大。至。上。應。該。算是符合她的腦力和能力了吧?!(還得強調:始終我不懂計算太複雜的數學,哈哈!) 

不過,我們孩子還是有其個人之處,可以「跑贏大市」的。她最感興趣的DT科,老師表示最近一次評估中,孩子獲得極出眾的表現,而我亦欣然告知女兒對本科充滿熱忱,親眼見到她很投入地溫習本科內容,自主而自覺,這是我從沒在其他任何科目中見過的,而心底亦盼望她在本科中建立出更多自信。

DT老師固然對她有高度評價,亦說了全天各科之中最令我深刻的話,大意是她常常提醒孩子們不要害怕犯錯,因為犯錯往往是有益的,更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尤其DT這科,有許多材質可作不同試驗,現階段學習裡,孩子們好應該作多方面嘗試。

嗯嗯!

害怕犯錯是人之常情吧,但希望我們的巨嬰能好好體會老師這句話。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話劇之夜

話說上星期四下午收到英文科主任電郵,指學校於今晚獲機構贊助180張免費話劇門票。除十一年級學生有優先參加權外,其餘門票則開放給各級學生抽簽。

有興趣的學生需於本星期一(昨天)之前登入網站報名,除要申報病歷、藥物、活動後回家安排等一連串yes /no question外,她們最後更要以三十字概述想參加的原因,不過都很簡單,應該五分鐘內可完成。問女兒可想參加?她表示有興趣的,但還是臨截止前不到一小時才施施然報名。反正是課外活動,加上又話要抽簽,也不替她著急。

有說本地各方面效率低,嗯,按個別事情有不同情況吧!昨天零時前才截止報名,同日早上便收到學校電郵確認女兒有份參加,但必須於放學前繳交來回學校的包車費用,否則當棄權論。繳費期就只得幾小時,但理解學校行政時間緊迫。回看由開放報名到活動完結亦只是幾天內的事,這種效率,根本是神速。

心底覺得今次活動的反應應該不算太踴躍,因為五個港女全都有份參加。是大部分學生都對莎士比亞的劇目不感興趣嗎?有其他事務而無暇參加?家長覺得付17鎊車資往返倫敦市及學校有點太高?還是好些家長還未及查看電郵,活動便已截止報名?嘿,不得而知了。

除了欣賞學校今次行政程序神速外,亦切實感受到科技為我們作為家長帶來的便利。學校通告本估算學生於大約晚上九點半回到學校,結果遲了幾乎一小時。由於女兒手機安裝了實時追蹤程式,我們亦預設了通知,當她離開了會場我們便收到訊息提示,而其時已過了九點。以駕駛程式運算交通狀況及地域距離後,最快的車程都起碼要四十五分鐘,所以非常肯定她們無法於九點半到達學校。

其時爹娘開著程式,觀看孩子的圖像緩緩地遊走於地圖上,才慢慢決定幾時出發,反正晚上開車到校不需五分鐘。當預備要出門口時亦正好收到孩子發來訊息,說她們將於二十分鐘後到達,估計這是老師著她們向家長交帶吧!

預早到達固然是家長應有的責任,當車子駛到校舍外一帶,見道路已被其他家長的車子擠得水泄不通。如果沒有善用現代科技,大抵我們亦只可以比預定時間更早到達現場,於寒夜裡呆等良久了。

題外話:是次出席的學生可穿便服,當解散時仍身穿校服的學生相當罕見的。能夠自由選擇之下,不想繼續穿校服很合理吧。惟女兒這天要帶PE用品,因嫌麻煩而不想再帶備便服。我主動提議放學後可拿替換衣服過來,反正本來就要安排帶飯團、沙律及飲用水給她今晚享用,亦先把她的書包及PE用品拿回家去。但孩子還是拒絕了,說喜歡校褸設有許多衣袋給她放置各種小東西,這當然也就尊重她了。眼見其他四個港女都換了便服,倒亦欣賞我們孩子沒人云亦云,反而更按自己的實際需要而作出選擇。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內向的C

留學生C本週來我們家住三天。

她媽媽過去幾次都向我提出,由於學校的蔬菜水果種類太少,所以想給她孩子這幾天吃更多類型的。心底會把待在我們家的C視為自家子侄般照顧,所以單單是水果,這幾天我們家中除了有她喜愛的提子和士多啤梨外,也有奇異果、芒果、香蕉、車厘茄,而最基本的蘋果與橙都不缺,每餐的蔬菜亦起碼有四、五款互相配搭。

除了吃餐外,C大部分時間都只留在房間內,她有說過要做功課和溫習這些。自問亦不是愛頻繁社交的人,倒算能設身處地想到她的感受,所以大部分時間都不打擾她,好讓她更感自在,當有甚麼事情往往都是等到圍攏在一起用餐時,順便向她說的。

記得她提過她的同房是本地人,逢週未都回家去,於是房中便只剩她一個。之前提議她可試試請同房於週末時帶她外出遊玩一下,但她直說不會這樣做,這當然是意料之內的。問她可有和其他宿生趁假期一起到校外逛逛或買補給這些?她說都不會, 因為會很累。那麼,她的寄宿生活豈不只是主要待在房中?!

女兒說,這世代的孩子,只要有手機可上網就不會悶了。以往她一直沒跟C有太多互動,因為她說過C不大理啋她,而且女兒說以她跟非常內向者相處的經驗來說,減少跟對方接觸和對話,往往會令對方更感舒適,我某程度是同意孩子的觀點,但心底還是希望這世侄女可以「健康」一點,於是也會趁她留宿時邀請她外出走走,也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上次來時,我們帶她去了中超,今次見天氣稍暖便帶她去行公園。當她看見河邊垂柳與正盛開的櫻花樹時,都有打幾張卡,不是證明她對這周遭事物也有點興趣嗎?

一如以往,問C想去哪裡、想吃甚麼,基本上甚麼都答沒所謂也沒意見,反倒是風很大,很難逛公園太久,順道便一起去超市買點零食再回家。超市門口擺放著新鮮麵包的櫃子,才入內,女兒已大嚷著說要買,便請兩位少女自行挑選,結果C選了跟女兒同款的包點。當女兒說要選薯片時,我便帶C去揀雪糕。問她想吃甚麼口味?也是答沒所謂,更謂不如讓我們女兒選就是了。如果她真的甚麼都沒所謂,都給人家挑選可能樂得更更輕鬆自在,不過,有時候還是希望她可以提出意見,但也不想強人所難,畢竟我們可能是她心目中不是非常陌生的陌生人而已。

每個Exeat weekend,學校宿舍要到星期日晚七點才開門。前跟她媽媽溝通好,我們每次只需到家外的火車站接送。之前有兩次都碰上打風,她是搭Uber離去的,半小時內便到。但一般情況下她離開我們家時,會先乘十幾分鐘火車再步行二三十分鐘回校去的。今次她臨離開我們家一兩小時前,我們才留意到火車因工程而停駛,火車公司提有供替代巴士的。自覺乘坐替代巴士並不是個好選擇,因為比原本火車車程長了起碼半小時,這就跟要轉乘兩次巴士才到的時間比較相近了,但搭替代巴士依然是付火車費,比普通巴士貴了不只兩倍。不過,為免她轉巴士期間落錯車而節外生枝,不如乘替代巴士點到點,所以也沒向她媽媽提出了。由於我們都沒搭替代巴士的經驗,也只能夠跟著網上資料尋找巴士停車位置。找車子全程十來分鐘,只見她默默的跟在我背後,似乎不曾打算看看地圖一起試著去找。這種感覺相當熟悉:我們家的孩子不也是飯來張口嗎?所不同的是,人家的女兒會靜默跟隨,而我們家的孩子卻往往伴隨著呱呱叫嚷。

作為一個以往被家人照顧妥貼的C,如今過著主要靠自己的寄宿生活,一點不容易,尤其是遇到任何突發事情時,所以心底仍是覺得她很了不起,而她大我們女兒不到兩年而已。

希望能見證她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成為一個更成熟更強大的小大人!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塗香水的女孩

昨晚,女兒忽然說想看學校今晚舉行的音樂劇演出。

媽咪表示只會替她買票但不打算一起出席,她倒沒所謂,因為有烏克蘭小美女I陪伴。全劇大約一個半而只管當保母車接送,是住得近的優勢。

是日放學後,有人難得一早換好便服再等夠鐘出發。其時,發現她竟然也噴了媽咪最心愛的那款香水。記得上次I來我們家後,女兒說過I很愛這款味道。

本地的孩子,不少於十幾歲便慣性使用香水,看來本家少女已經很接受這種穿戴(wear)香水文化,而且懂得於課堂以外的時間走棧:聽她說過於上學期間是不允許的,不過有不少同學依然會照用。

少年人嘛,就是愛踩踩鋼線吧!正如本來規定不能化妝上學這些,但孩子說有些人雙眼的睫毛總像黏著兩隻蜘蛛似的上學去,而學校基本上亦不太干涉。至於染髮嘛,學校是說可以染自然髮色系,即金、啡、黑等等沒問題,但粉紅、紫這些則不能。港英學校的文化差異啊!

是清甜的梨子香氣啊~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學校買餐記

上星期四,孩子才留了午餐袋在家,昨天早上,又來了一次!

媽咪心底想著對策,該如何應對她這不負責任的行為。

又,她通常會要求星期二在學校買餐:如果要帶一大袋體育用品再加餐袋,有人覺得物品太多太重,難以應付。她往往會預早一晚提出,媽咪則可賺取這天早上多睡片刻。昨晚,有人已經要求我們替她學校的parent pay戶口增值,否則今天無法購買午餐。不過,一想到有人接連留下我特意早起來煮的午餐,當下故意不應機。

然後,彼此都沒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是日中午,女兒連續炸來十幾個短訊,問可已替她的戶口增值?大抵是有人排隊買餐打手指模後,工作人員告知戶口負了值吧。其時便著孩子稍等幾分鐘,始終登入按鍵亦需時的,但有人告知她要先關機了。校內使用電話,不可能是光明正大的。

如果有人留了飯袋在家而要罰她餓著肚子上課,自覺不太人道。她素來已「骨慘慘」,實在不忍要她挨餓。不過,如果因大意留了餐袋在家,之後添加她購買食物時的不順暢度,應該也不算太過分吧,哈哈~

壞媽媽頗有點心涼,嘿!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趨之若騖的陽光

天晴又回暖,這天能卸下厚重的外套,輕盈地走到鄰近garden centre逛逛,但女兒連半點興趣都沒有,寧可待在家中。不來也好,因為人潮多得有點嚇人。人太多,無法待太久,夫婦二人便離開了。

春天,就是種植的季節吧!

然後,打算到家外的超市買花泥。

點知。。。

原本放花泥的位置——吉了!

都被人搶購一空了?

明明上星期見剛到貨有大量,但當時天冷又下雨,才開季見貨源充足,所以不覺得那時就要先買定。

看來,大夥兒都等待見到太陽。「餓」了太久,所以天氣一放晴,花泥便被爆買了。

早前看了一篇文章,原來英國每年的日照時間,位列全球尾四,比起最多日照區域的時數,少了不只一半。

無怪天氣稍回暖,一眾都要走出來料理農務,去好好吸收維他命D。

是的,這個冬季,自己便深深感受到對陽光的需求。不過,聽說過幾天又來一次倒寒春,溫度又會下降。把這個天氣預報告知女兒,換來她一聲嘆息!

不過,氣溫會日漸回升、日照時間亦會漸漸增長,這是四季交替的定律。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克服的心

是日學校Inset day,就是香港的教師發展日之類。對於女兒來說,是放假一天;對於媽咪的重點則是:申請了學校支援小組的十分鐘電話對話。

作為總算負點責任的家長,一如之前每次跟老師聯絡前,都會稍作準備:除了整理近來觀察及聽得孩子談及上學及學習相關的狀況外,也特意去問女兒近日上學時有否遇到甚麼困難等。

學校派的色卡,有助閱讀嗎?

沒有。

是顏色不對還是怎麼了?可以向學校要求轉色的。

總之沒幫助。

如果要求學校提供放大版教材、增加字距;行距呢?

總之不關事啦。問題在於即使老師叫我望住他,我眼有望但完全無聽到對方說甚麼。

是語言上的困難嗎?聽不明英語?

不是語言問題——個個字都聽聽得明,但串連之後便不明所以,就是左耳入右耳出了。

嗯嗯,這應該比較關乎上堂時有否專注的問題。

其實家校兩方,都是希望看看怎樣令孩子更有效學習,否則就只是困住他們在校園內,浪費時間了。問孩子到底有甚麼可以幫助她好好學習?她並沒有具體說得出甚麼,往往都回答不知道。作為家長,明白孩子可能未找到幫助自己的方法,但是,如果只是家長和老師努力,反而孩子沒有上心,一切都會是徒然的。

一如之前幾次,都是那位來自香港的女教師致電來,彼此以家鄉話對談。二人傾談了二十分鐘,自覺相當有益有建設性。老師說,她首先欣賞我們的孩子仍會老實地告訴我,她在學校上課時的魂遊狀況,便推算我們的親子關係不俗,亦請我好好利用這優勢去了解並嘗試協助孩子。老師也說,她有去過女兒的課堂,對比起其他要協助的學生,感覺我們孩子的狀況不算太差,起碼肯定有聽得明課堂內容。

意思是:她不是最糟糕的。

這背後的意思,有為我作為家長而帶來安慰嗎?也不見得,總之做好對孩子的期望管理便是。但覺得她的學習動機低落,有時,也懷疑她會以自己無法專心作為托詞而放任著。

然後,便向老師請教一些令孩子上課期間察覺到自己不專心時的實則對策。方法不一定有效,但何妨試著。

收線後,便找女兒好好傾談一下。在提出作為家長對她的期望之餘,更希望她對自己有點要求。

一如以往,和她對談要快、狠、準,一定要短時間內說出重點。然後,還是很快發現她目光失焦,便伸手作勢要打她幾下。

孩子大笑,說,你梗係用你本簿打我啦,點會用手啊?!

媽咪回她一句,笑著說:打在兒身,痛在娘身、心嘛!

孩子答道:我中文唔好,唔知你講乜。但你用手打我、你physically同mentally都痛,而我只係哈哈大笑,有咩用?!

這孩子,是來討債的,嗯嗯。

話題說到最後,便請她努力學習去專心一點,如她對自己亦有這個要求和期望去克服的話。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五蚊半

吃早餐時,爹哋提起他與女兒都愛吃的即食烏冬碗子(就是一份脫水烏冬+一片乾腐皮+一包調味粉),如今在英國有代購,每份大約兩英鎊多,單格比從前在香港時貴了一倍多吧,而且一次得訂十碗的。
媽咪對那片甜膩的腐皮沒任何好感,吃過一次已經投降,但父女倆一直心心念念。口味很個人化,自覺沒有太大意見,但二十餘港元來吃這不見得很有營養或有益的即食碗麵,加上日元近來低水,更覺得在這裡購買很不值,便搭訕道:好貴喎,而家日元咁平!
爹哋同意不值這個價格,說:梗係唔食佢啦。
女兒回應道:而家一百日元(兌港元)大約五蚊半嘛。
首先, 媽咪得讚賞她竟然對兌換外幣有點概念,但還是禁不住大笑,說:我地講五個半,冇人講五蚊半架!
爹哋比較軟性,說:都聽得明既,不過唔會咁講囉。
媽咪再補充道:唔native囉,好似竹昇妹講中文咁。
難得孩子沒有死撐,僅以嘴角輕泛的微笑來回應。
估不到,不到三年間,女兒的母語水平已去到頗有點竹昇的味道。
一家人繼續討論了一下英語對價錢的說法,彼此侃侃而談,平淡但有愛。

不過,生活總是笑中有淚的:女兒上學之後,一如每個早晨,做了好一陣子家務後,赫然見孩子旳午餐袋,孤苦地掛了在大門側儲物室的門前,當下有點沮喪——這是今早比平時再得早起一點,所有材料都新鮮現煮的芝士菠菜肉丸意粉。

唉,甩甩漏漏這孩子!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地毯染了色

 一覺醒來,原來女兒半夜傳了訊息來,圖文並茂:

近來每到夜深,孩子都會在自己的房間內做手工,而昨晚她不小心把塑製顏料染到地毯了。腦海出現的首個感受是:畫面頗有點趣味。然後,心底想像其時我們的孩子應該多少有點慌亂。再然後,便想著待會兒吃早餐時,一起討論該如何善後等。其實,一直沒出現過要責備這個選項,反正事情已發生了,而她肯定不是故意的,有甚麼好鬧,責難無助解決問題。

腦海中演練著對談的措辭,所以,相當肯定自己說出口時語氣比較溫和。事情當然可以想得天花亂墜,不過,要互動嘛,一切由不得我。

才開口問孩子打算如何清理?有人便先發制人在發脾氣了。

「我覺得已經清理好晒,而間房係我既,我覺得冇問題!」自我意識高漲又燥動的少年人,說得慷慨激昂,但隨即便見一滴滴豆大的淚珠,從她的臉頰間滑下來。

情緒像傳染病一樣,她的聲浪很大,媽咪的嗓門亦不期然地提升了一些,並告之這肯定未清潔好,但事情因她要上學去便就這樣先擱在一傍。

作為一個成年人,自知仍需好好學習如何有效地溝通以及控制情緒,何況是年少的她!

孩子放學回到家了,不似平時,這天她連一句話都沒跟我說。輾轉之後,有人拿著地毯機並配上最細小的刷頭,在深層清潔那一砣砣的、乾乾硬硬的塑膠料色塊。

大約半小時後吧,地毯上的顏色大部分都退去了。這時我便坐在她身傍,先說起上次我們到南部火車橋底遊玩時,她一行入草地便打了個滑,褲子與鞋立時都沾滿了泥濘,但她絲毫沒減慢步伐,便在濕滑的草地與泥灘裡,三番四次地滑腳。我們見狀,只好不斷提醒她得小心、不要受傷。當時自己心想:反正已沾了泥,沾得多或少都不是重點了(破窗效應嘛!)。見她玩得開懷,也就由她玩吧!
回家後,花了許多力氣替她漂、刷和洗了許久,褲子終於回復了原貌的九成。至於鞋子則留給她自行清理。如果她能接受不清理再繼續穿上外出,我們也沒意見的,但當時她亦選擇很快便清理好運動鞋上的泥濘。

從上次泥巴到今次色膏,心底希望孩子知道:玩的時候固然開心,但如果能小心一點,可以省回事後清潔和收拾的許多功夫。今次若她事先多想一步,能鋪好地面,不也就省回這刷洗地毯的許多時間與體力了嗎?

最後,爹哋再幫忙出手,大家收貨了!

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

幻變的早春天氣

早一陣子,下午高見十幾度。

已經許久沒出過我們家的花園,才猛然發現休眠的植物都漸漸回春了。

富士櫻出了第一花苞喇!
超大水仙原來亦正綻開之中
寒冬裡像枯枝一樣的鐵線蓮,已長出好些芽子來

十幾度的氣溫下,某天外出往兩分鐘步程的超市時,加上天氣晴朗、太陽高照,便只穿了一件有帽厚衛衣出去。回想差不多三年前才到埗,氣溫相若但得穿上羽絨外套「抵禦寒冷」。

正當得意洋洋地認為自己已經比較適應本地天氣時,眼前的鄰居小孩正身穿短袖衫,臉蛋似乎熱得發了紅。仍記得聽過有本地小孩於氣溫廿多度時中暑,言猶在耳。我們家孩子的體質,應該不會於廿幾度中暑吧!

始終仍是乍暖還寒的冬末春初,今天早上,見我們屋頂、人家的車子玻璃,以及一片片的大草地都結了霜。只是,在商店內已見有泳衣及風扇這些出售了。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遊車河

剛過去的冬季感覺很冷,人亦懶洋洋。隨著天氣回暖,是時候出動了:近日已到處遊車河去。
單單Richmond Park,我們已短時間去了兩轉。今次和友人J一起前來,她說上次特意來看鹿卻沒遇上,今次如願了。


被喻為最美火車橋之一的Ouse Valley Viaduct,由家出發,只四十幾分鐘便到達。不過,下了幾天雨後泥子很濕,有人一入草地已打滑,便帶著滿身泥濘回家去了。


至於位處Brighton與Eastbourne之間的Seaford Head,則要大約一個半鐘車程,跟搭火車的時間相若。一家人已是第三次到訪Seven Sisters Park的不同部分,而今次自駕而來,絕對輕鬆得多。在未買車前,我們一年只到海邊一次,如今到南部沿海地區,幾乎可以即興起行了。
初春,往海邊走!
至日落西山
家中的少年人,通常對於遊車河的興致不高,但還是盡力邀請她一起出行,在她羽翼漸豐之際,為彼此的生活創建更多共同回憶。
 

蹤跡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Baby Blog Designed by Ipiet | Images by Tadpole's Notez | Blog Templates created by Web Hosting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