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本屋苑內超市的人主要都是街坊,去多幾次自然變得熟口熟面。
是日買餸時,見一比較生面口的亞洲女士,觀乎對方衣著打扮樸實,但未太肯定是甚麼人。不久,我們在店內再次相遇了,便禮貌地向她點了點頭。她這時趨前來,自己則下意識志說了一句廣東話:你好!
她回了一句廣東話後,轉頻道說起普通話來,聽語氣相當溫柔,當時以為對方是台灣人。
她想問沙律醬在哪?
見她已經持著四五盒食物而有點手忙腳亂,卻竟沒拿一輛手推車子協助,加上又找不到想要的貨品,便問她這可是首次到來購物?
她答是。
我的普通話確然很普通,但明顯地彼此溝通並無障礙。
在指向了沙律醬的位置後,她說剛才由那邊來但找不到。這種說法頗令人有點驚奇,但反正才在十多米之外,便領著她一起前往好了。貨架上有多種不同品牌與大小的沙律醬,隨手拿起一樽,指著上面寫著salaid sauce字樣。說著說著,漸漸發現,她原來不懂看英文。
本打算帶她到貨架就離開了,但見她繼而詢問不同貨品的牌子、大小和顏色等等,也就繼續禮貌地陪她談論了一下,亦覺得是時候功成身退了。她這時問我是否住在本屋苑?我點了點了點頭後便慢慢欠身退去。
只依稀聽到她似乎繼續在述說自己的個人背景,而且原來並不是我所想的台灣人,而她重複說著今天是首次來這裡購物。她一直都很有禮貌,語氣亦溫文。
只是,萍水相逢,我真的不太習慣向陌生人訴說太多私人的事。
回家後,拿這個經歷跟女兒討論,問她如果遇到有人於超市內說找不到貨品時她會怎樣做?
孩子說:我梗係唔理佢啦。
原來,女兒對陌生人的戒心,比媽咪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