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天生便比常人有更多肢體動作,每次外出時,都深怕她的行為會影響別人。
是日購物後,分配了一些物件給孩子協助拿著,便回家去。返家途中,有人不斷拿著購物袋在旋轉、拋動等,已經多番勸告她要小心以免碰撞別人。走了才幾分鐘遇到友人R一家,她們明天會到法國旅行,彼此便停步寒暄和交流一下。才說了兩句,忽有一本地人不滿地表示她的手掌剛才被孩子的購物袋撞到,如今非常痛楚。
作為孩子的家長,便立時向對方道歉,但她仍怒氣未消,指著孩子要她道歉。母女倆連番向她道歉後,她才肯作罷。
然後,媽咪又要在街上教育孩子了,但這次女兒反駁道:我都冇撞到佢,佢係Karen之嘛。
這個女性名子的背後,在西方國家含有特別意思。雖然沒目睹孩子撞到人家的一刻,但心底相當主觀地認為她有肇禍!
草草跟R道別後便與孩子回家去。一面行媽咪一面嚴正地說:我好明白你要郁動,但我地都提過好多次,唔可以影響到他人!
然後,她續續埋怨剛才的女士是Karen,否認自己有觸及對方,但這是媽咪不同意的。
這個孩子,總是特別容易惹禍。從前她還年幼時力氣相對小,而陌生人對於小孩的魯莽行為往往亦相對包容。如今嘛,都是個少年人了!她一定要明白,隨著年紀漸長加上氣力更大,能力愈大責任當然也愈大:一旦她魯莽撞到別人,是足以讓人家受傷的。而且,人家並不一定要包容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