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探親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小星星
昨天下午,收到學校發了三個題為Summer Every Day Star的電郵,原來就是女兒有三科老師表揚了她。得承認,之前學期收到這些題目的電郵時,原來沒認真看過。
這天收到本學期評估報告,比照下發現有兩科所謂的star,其分數明顯高於全級平均分。但見她今次美術科偏卻低於平均分,而昨天依然收到那電郵,便好奇問問孩子,她直說成績表的分數錯了。聽畢,也沒深究。
但不久,家長群組內便有人反映,學校成績單上所列的分數不只一處有大錯,例如明明考得90分,卻只顯示為30。
不肯定這是英國之日常,還是學校太粗疏,畢竟一年下來,試過太多次不應該錯的事情,學校都出錯了。天曉得到底天下烏鴉一樣黑,抑或本校尤為嚴重了。
說回今次另兩科榮獲小星星的,是數學與音樂。數學嘛,她之前學期都拿過小星星。從前在香港時,孩子的數學科沒有特別突出,但她總是說目前學的數只是小學程度,大抵是這樣,要勝過本地大部份孩子便理應不難了。至於音樂科嘛,難道是我一直忽略了她這方面的天份?!哈哈。不過,分數升升跌跌,根本就是很平常,正如之前兩學期拿過星星的某些科目,今次亦不見影踪一樣。但無論如何,學校發電郵來,都是對她的一種肯定。
今次,他們說:
‘It's been such a pleasure teaching you this year. You have worked consistently hard and approached every new task with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producing some really lovely art work. Keep up the good work next year’
‘You works confidently and positively every lesson, well done!’
‘For always working consistently hard in Music - well done!’
在學校週報內,不難發現某位老師似乎相當喜用罐頭式讚譽,根本就是一字沒改,嘿嘿~~
至於孩子喜歡甚麼科目、哪些比較有興趣和天份,就由她自行發掘和發展好了。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學期最後一天遊公園
青春真好! |
學年的最後一天,烏克蘭小美女I,一早相約最相熟的港女一起到她家鄰近的大公園遊玩。
原來有人被邀請,又有人沒被邀請,一直以為不去的港女就是沒興趣而已,但原來另有故事,更引發到沒被邀請的孩子和家長聯想到是否被排擠了?不過,沒被邀請的人感到不開心,也是容易理解的。
有時候,孩子的社交圈子,家長無法干預太多,且亦不宜插手,畢竟她們還是要自行面對和學習的。
回心一想:要若女兒沒被邀請出席某些活動時,到底作為家長的自己會作出甚麼反應?深信一定不會是致電給另一位家長(禮貌地)對質,因為自己從來不是這種人。不過,對於無辜被受牽連的這位家長,心底還是同情的。但也從另一個角度安慰這媽媽:從積極的層面看,對方都是信任你,才找你了解和傾談而已。
世界可以很簡單,有時卻也很複雜。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夏季音樂會
今年年初一個嚴寒的晚上,學交舉行了首次音樂會。冬去夏至,昨晚是第二次音樂會。
比起上次,明顯見到同學們站在台上更自信,而流程亦更為順暢。此外,亦多了香港學生參與演出,大抵是老師號召力夠之餘,也應該表示不少港生都更積極融入了校園生活。說起大會負責人,是深得女兒喜愛的音樂老師Ms O,她細心而體貼,說話非常溫柔。一整晚,她標準的英式口音緩急有致,自覺聽得非常清楚,一度誤信聆聽能力已經火速提升了,哈哈。O月前新婚,暑假時她便會隨先生到加國工作,所以只餘下本週幾天任期。
音樂會之中,有已畢業的師姐回來,她們除了參與演出,更有代表在完場時向O致謝,感謝她的栽培,並協助自己取得獎學金,在大學繼續提升音樂造詣。
作為家長,不禁為學校損失了一位優秀的老師而感到可惜,但亦感謝她過去一年對女兒的教導。女兒更向媽咪打趣說:佢做乜要結婚?我同E私下希望佢離婚啊。
這就是童言無忌吧!
媽咪提醒了她要慎言,而老師在權衡之後決定追隨自己的幸福,不是很好嗎?況且,我們亦應尊重對方的決定。
今次我們應女兒要求提早進場,便坐在非常前的第二行。女兒與她的合唱團伙伴是壓軸演出。坐在前排,連她微小的動作都盡收眼底:專注看著指揮老師MsO的同時,孩子右手有兩指不斷開合,但不太似在打拍子,估計她是利用一些微小的身體動作來讓自己更專注。回家後跟她討論起這個觀察,由於今次開場前老師提醒要尊重私隱而別拍照/錄影,口講無憑之下孩子否認她有這些動作。或者那是潛意識,連她自己都沒察覺吧!
值得一提,音樂會內有供應飲品和小食,上次是免費的,今次則要收費。學校經費緊絀,收費合情合理。居英一年多以來,我們基本上都不帶現金外出,何況是去學校!拿下兩款飲品和一件小小朱古力批,才收2鎊(跟門票價格一樣),定價低得有點不合理,但我們偏偏當下身無分文,檔口負責老師便請我們記下費用,翌日讓女兒交回就是。音樂會完結才回到家,立時交了錢給女兒,請她記得交還給學校。
這天放學回來,有人原銀奉還,說:Ms O話唔使喇喎。
真有趣!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烏克蘭小美女的一二
女兒跟烏克蘭同學I相當親近,可能彼此都是主流群體下的小眾吧!
I送過各種小零食和小文具來,總之非常好客。
孩子說I並不愛做功課,每每到晚上臨睡前才草草做幾筆交差。她問對方為何放學後不做好功課才去玩?回覆總之就是不想。這跟已訓練成為功課奴的大部分港孩果然非常不同。其實,正常人應該都不會太喜歡做功課吧!我們女兒應該通常也是草草做幾筆,但往住是放學回家後主動快速完成,她清楚知道否則是無法獲得上網玩樂通行證的。
I暫時的英語溝通能力尚在摸索階段,程度應該跟女兒目前學說西班牙語大同小異吧!放學後當二人使用whatsapp溝通時,她往往得靠翻譯功具協助。不過,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亦深信她們這個年紀學習外語都會相對容易。偶爾知道二人的話題原來相當有趣,會教對方自己的母語之餘,亦會分享自己喜愛的流行文化、飲食和嬰兒照等。
我們僅從手機軟件傳來的相片見過I,長長的淺金色秀髮加上深邃五官,是個小美人胚子。她有個大兩年於同校就讀的家姐,看相片的說,二人容貌不算太似但都標緻。聽說二人感情非常要好,每天放學後都會一起到公園大玩一輪後才回家。早前,女兒特意帶了麥芽糖夾餅乾回校,請I吃我們這款港式小食。那小小一件甜點,I視為人間美食,便留了一半放學後給家姐品嘗。
論到食,有次女兒帶了炒粉絲回校作午餐,請I吃了一口後,她當天就請媽媽買回家並試煮,但西式煮法當然完全不是在校吃那回事,便向我們討教烹調方式。女兒說過她做的羅宋湯很美味,這亦令我們非常好奇煮法。文化交流,大抵就是這樣。
有時,亦會從女兒那裡打聽她們從前在烏克蘭的生活。聽說,I跟爸媽乘坐飛機離開國土時,並不知道原來自己將會有好一段日子不會返國的。可對戰事有甚麼感受嗎?據女兒覆述,很多次,她在家張望窗外時,見一架架戰機從高空略過,加上轟隆轟隆之聲,每每嚇得驚慌大哭。
聽罷,豈能不替她心疼難過!
祝福她與家人好好過新生活之餘,更希望戰事早日結束。
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
三分
早前有家長說起本地學童箍牙問題,其中有媽媽好意提醒我們可向牙醫查詢相關服務,因她見女兒的牙齒似乎長得不算太齊。
自問一直可沒太在意女兒牙齒生長的狀況,畢竟她要我們在意/操心的其他事情也太多了。出奇地,她竟然至今從沒出現過蛀牙,也不見得她很小心打理牙齒,應該是有點小運氣的。她的乳齒仍未換完,加上兒童都在發育之中,口腔內頜骨一定是比成年人短小,一直認為暫時未生長出足夠空間容納相對龐大的恒齒,應該是正常吧!不過既然人家好意提醒,加上這天她要見牙醫,順道問一下專業意見就是。
牙醫指出,學童箍牙可分NHS免費服務和私人服務,而牙齒整齊程度簡單列為一至五分,四及五分者可獲牙醫轉介到NHS享免費箍牙服務。他看了看後指女兒目前是在三分之列,除非之後的牙齒生長失序,否則應該就是三分無誤了,又說如果我們認為女兒有需要矯齒,當然可以隨時自費投向私家服務。
三分,暗黑的說,應該就是衰得來又未至於可以享用免費服務的意思了,嘿嘿~而從積極的層面來說,就是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的中庸之道,不也很好嗎?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午夜的奇人奇事
凌晨十二點幾,媽咪本來已經好夢正酣。忽然像風一樣,孩子從她的房間跑進來。像風,這是指其速度之快,加上步履所發出的噪音,也像十號風球過境般紛沓。還未搞清楚甚麼事,她便一個箭步衝入我們的套廁去。
明明外面有她專用的大浴室,半夜三更為何要過來使用這個小套廁、硬要騷擾我們?本身太累,也不跟她計較了。
應該過了兩三分鐘吧,有人由廁所走出來,便跑到我的床尾去,再放聲大叫了一下,連隨著雙手猛力拍打著被鋪的動作。記得她之前試過興奮得整個人跳上床,把媽咪的腿要壓斷似的。想到這裡,整個人立時全清醒過來。幸好,這次她沒有跳上來。
但媽咪還是忍不住大喝了一聲:到底你做緊乜啊?
然後,有人嘻嘻哈哈的速速逃到自己的房間去。
她大抵沒惡意的,應該就是一些過度興奮得無法自控的行為舉止。
是日,特意問她昨晚這是怎麼了?
她說想用廁所而外面又太黑、有點怕鬼云云。
鬼?半夜三更她這樣擾人清夢,比鬼更可怕呢。而且,明明我們在房間外走廊裝了感應燈的。
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考試週期壓力綜合症
昨晚,我們加了餸:是女兒在校內製作的炸雞條。
不過,整個晚上總聽到有人喃喃自語道:好唔想返學啊!然後,又有人忽然向媽咪說:我個頭好熱,係咪發緊燒?聽日唔返學喇。
邊有發燒丫,實情是這星期學校進入評估週了,顯然有人患上考試週期壓力綜合症候群,但逃避並不是好方法。不過,本週恰恰有兩個罷課天,便只餘下兩個上課天而已。
自問沒有迫逼女兒,但仍會一盡家長之責提醒她要溫習,當然,說這些話時往往都是沒聽眾的。
如今她學校的所謂評估,各科都照常上課,就在課堂內安排派卷做做而已。不過亦有聽聞其他學校會安排學生於特定某幾天內,全體坐在禮堂應考各科,是相當正統的安排,考期相對亦短。
學校早前定好本週評估時間後,偏卻遇上工會期間舉行罷課,結果令考期拉長了一些,但無論如何,評估還是會過去的。到時,她甚麼燒都理應不藥而癒了。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兩個故事
昨天有一個跟英藉丈夫近日搬到英國定居的港媽,在其頻度分享,訴說過去怎樣由一個有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數學全級包尾的小女孩,結果順利於香港大學藝術歷史系畢業的個人經歷。
真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小故事吧!
學習歷程的其中一個轉捩點,是當年父母送了她去英國就讀中學。在另一個體系中,她找到了學習的熱忱,再加上用了最適合自己的溫習方式, 在GCSE的數學科更考獲A*佳績,她自言在香港求學時是個數學盲,這真也夠傳奇了,而各科合共取得亮麗的5A*佳績。
然後,她拿著英國公開試的佳績成功申請入讀港大,但故事的發展卻也不是一帆風順:她入學後,學習上依然遇上重重困難,因為本身的讀寫障礙並不會因成長而消失,便每天都得跟串字與看長論文搏鬥,卻眼見其他同學在這些方面輕鬆自如,這亦因港英兩地中學學習模式有著根本性的不同。首兩年的大學生涯,她在極低的學分中渡過。
人生另一個轉淚點,在她大學生涯第三年出現:未婚懷孕。
然而,懷孕之後,她與當時仍是男友的英國先生為了確保孩子將來有更好的生活條件,便成了發奮的重要動力。一般專注力不足患者的其中一個優勢,往往是對自己熱忱的事可逹廢寢忘餐式的沉迷:她選修了自己最感興趣的科目,以極有限的時間好好做功課、溫習和照顧初生兒子。大學的最後一年,她取得過三的學分。
不評論未婚懷孕,如今已有兩個可愛混血兒子的這年輕港媽,其學習歷程可有甚麼啟發性嗎?
簡而言之,就是要以興趣先行,然後,還得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想起另一個有學習障礙孩子的故事:作為一個醫生的兒子,他卻總是無法在校內好好學習,成績極度低落,後來評估出患有讀寫障礙。他青少年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因學習拖累,爸爸便決定送他去英國留學。在發掘到自己的興趣後,孩子便於大學選讀了有關動物的科目,然後返港從事相關工作。
兩個故事的主角,都在英國的學習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熱情。英國的特殊教育可真有這般魔法嗎?以上二人都入讀私立中學,大抵資源比較充裕,再加上個人的興趣和努力,成就了學術有成的故事。
暫時,起碼我沒見到女兒在學習上有像施了魔法一樣的動力,而每人的能力、經歷以至面對的難處都不同。而且,畢竟社會需要不同長處的人,亦沒必要人人都是學術型。
孩子今年要讀十多科,好些連聽起來都覺沉悶,如果要我讀亦必會磨滅鬥志。專注力不足患者往往是會極力排斥/過濾自己不感興趣的事,而興趣,肯定是推動人向前的其中一個大動力,所以,希望兩年後她選修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亦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好了。
不過,說到底,其實只要她開開心心過自己的人生就是了。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交朋友
孩子的大表姐上了一星期暑期課後,我們這晚一起吃飯。
知道這次她沒和相熟朋友一起報讀課程,便問起可有認識到新朋友?原來有兩位比較談得來的宿友,已經成為了飯腳,而兩位新朋友分別來自香港和星加坡。她表示地緣接近的人,始終相對容易溝通。
不難理解我們的孩子開學以來,仍以其他班的一眾港女同學相伴為主,畢竟大家過去接觸的文化相同,共同話題自然較多。除此之外,她最相熟的就是那位新插班又同月同日出生的烏克蘭小美女了!除了彼此有緣同一天生日之外,可能因為大家都是「難民」和夠小眾吧,嘿~
一眨眼,大表姐的暑期課程便過了三分一,希望她好好享受和感體驗兩地的教育與生活文化之異同。
日前跟孩子的婆婆通電話,異日同聲表示這一代孩子往往有更多機會於讀書時期便放眼世界。
嗯嗯,時代真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