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才開學不久,女兒便認識了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學,形影不離。
過去幾個月,女兒有甚麼好吃的、好玩的,總說要帶回學校跟對方分享。
見她才開學便遇上好朋友,媽咪既安樂亦帶點擔心:她說過由於對方被老師罰小息時要留在課室內,她亦寧願跟對方一起被罰,好能同留在課室內。
有這種想法,太不妙了。
女兒不只一次複述友人抱怨她媽媽「好衰」,更試過向咱們家女兒說她的媽媽(即是我)好衰。。。當時媽咪立即向女兒說:你覺得媽咪衰唔衰?如果你覺得唔係咁,應該即時同佢講,唔係佢講乜你都要和應架!
聽著聽著,媽咪對小女孩的印像無法不打點折扣,但有感不應跟才幾歲的小孩太計較。畢竟那是女兒的好友,媽咪亦尊重她擇友,自覺不應干涉太多。但對於女兒價值觀的問題,媽咪深感不能鬆懈。
農曆年假之前,故事有了些新發展:有次校內普通話專題活動,女兒說他們要到學校不同角落玩遊戲以換取印章。回家時,她拿著遊戲紙抱怨道:我今日玩得好少遊戲咋,得一兩個印仔,鄰座某某同學拎咗六個!
媽咪心生好奇,問:係咪玩得唔夠好,所以老師冇比印仔你?
女兒埋怨道:XX(她的好友)囉!我想去玩,佢唔比我去,要我陪佢去呢度去果度,行嚟行去嘥晒D時間,結果夠鐘玩唔到喇!
媽咪試圖提供解決方案:你可以同佢協商,共同選個地方一齊去玩嘛。
女兒委屈的說;我有架,佢唔聽之嘛,係都要迫我陪佢行!
媽咪明白女兒的不開心:她既不想得失好友,卻又因著無法玩遊戲而感到失落。
媽咪便繼續提議道:好朋友唔需要任何時候都痴住既,你可以清楚表明你想同其他同學玩遊戲先,暫時唔同佢一齊喇。
女兒有點憂傷的說:佢話如果咁就唔同我做朋友。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總會遇到不同的難題,家長固然可以提供指引,但如何拆解,還得靠孩子自己了。
由於女兒回家做功課比較慢,媽咪之前鼓勵她在學校小息時,可以爭取時間做一些簡單的抄寫作業。放假之前,喜見她有在學校會做好某些功課,當時媽咪也有盛讚她;但近來校內做功課的事兒,似乎絕跡了。
她有時會告訴媽咪,小息的時間太短,去洗手間排排隊、有時吃吃茶點便已夠鐘。其實,她沒在學校做功課,媽咪亦覺得沒所謂,畢竟時間倉促。
放完長假後,上星期一放學時,女兒憂憂的說: 我今日食飯之後做唔到功課。唉,XX好煩,我本來拎住功課想入禮堂做,但佢唔比我去。
媽咪心中有點不忿:我個女咁有動力做功課,竟然比人阻撓!
心中雖有這想法,但媽咪還是對她說:你叫佢同你一齊做嘛!
女兒說:叫咗啦,佢唔想做。
唉,媽咪不禁再心想:好朋友應該互相扶持,卻不是互相拖累!
女兒繼續說:我同佢講如果再係咁,我就唔同佢做朋友。
媽咪冷不防她會這麼說,問:咁佢有咩反應?
女兒沒好氣的說:佢話只比一次機會我,再咁講唔同我做朋友。
媽咪好奇她會怎樣處理,她說:我間中同佢講一兩句嘢囉。
往後的幾天,一直會聽到女兒說XX好煩。媽咪又回想起上星期某天送她返校,才進入課室,忽聽有人很熱情的叫喚女兒,原來正是XX。但女兒待她非常冷淡,XX只好沒趣的走回自己的座位。
看來,她們的友情真的受到考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