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勝萬金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躺平

早前有地方懷疑因嚴密的防疫政策下,一場火災後出現救人延誤和困難,導致多人傷亡。事後,許多地方民眾展開了各種聲援和抗議行動;再然後,一如以往,政府便出現各種搜捕和滅聲行動等。

是夜,三口子一起觀看網絡新聞和片段,當中有指不少地方民眾以「躺平」回應政府長期封控和各種高壓措施。

女兒問何謂躺平?

問得太好了,媽咪便以她今早發脾氣來推演,借題發揮地說:今朝我幫你整理頭髮時,唔小心扯到你幾下,於是你向我大發脾氣,又發出一連串尖叫,呢個正正係同躺平既相反表現——你當時用咗極端既行為同情緒來渲泄不滿。反觀躺平,字義係躺下平臥之謂,引申就係對在上者消極抵禦,向對方完全不作任何反應來表達不滿。

(記得今早媽咪為免與她正面衝突,便走入房間的軟床上,來個真躺平。幾分鐘後當她冷靜下來時是有走來道歉的,但還是繼續抱怨媽咪扯得她太痛的。)

說著說著,我們提到新聞自由。

媽咪說:我地想了解事情,可以自行搜尋好多資料,又可以用各種角度思考。而家上網,我地可以聽到好多不同聲音、睇到各種角度。但有D地方,政府只會比你睇到佢想你睇既角度,訊息都係先被篩選。

她便以井底蛙觀天為喻,表示大致理解情況。然後,她追問我們豈可肯定身處的地方沒有被政府操控新聞角度,難道我們不也可能身處另一個井底嗎?

媽咪心底欣賞她有仔細思考,便再給她提問:呢度我地可以自由上網,睇到任何時事新聞。你認為世界各地政府,有無可能好容易共同統一口徑呢?

事實上,媽咪陰謀論地心想:如果各國要統一大口徑,是完全不可能嗎?不過起碼,我們這裡有權走到街上抗議而不會受牢獄之苦,也沒必要躺平應對。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料理農務

終於走去清理露台那幾株枯黃的蕃茄,以及已被強風吹得七零八落的青葱。

然後,期待下一個春天降臨。

聚散有時

好友終於訂好機票,三代人六口子明年三月底到埗。雖然彼此還是要開兩三小時車才能碰面,但起碼相對容易見到了。三月,初春天氣回暖而日照漸長,是英國的好時光,祝他們一家順利平安,亦期待稍後相聚。

這天跟孩子的婆婆聊天,她說到他們一位友人明年春天亦跟女兒移民了。聽她這麼說,當然立時鼓勵她與公公可以好好考慮到我們這邊生活。眼見住區亦有不少港人老友記出入,語言不通可能是一個障礙,但亦可能沒想得那麼困難。

兩地的最大差異,其一必是時差,尤其目前我們實行冬令時間,差距達八小時。離港已大半年,昨天首次跟兩位十一月生日的友人實時面談。為了遷就彼此日常生活,她們約了提早午膳。我這邊嘛,冬之初至要清晨早起,哈哈,但確實樂在其中的。記得女兒早上八點幾醒來,立時便追問媽咪可有跟友人face time。倒估不到她對此事這般上心!

面對友人一個個選擇離去,因種種原因會留下的好友心底可有各種感受?不過,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只要有心,我們還是能夠跟親友緊密聯繫的。

然後,期待某天相聚。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文化衝擊與融入

和女兒閒聊,聽到她跟本地同學在生活習慣上有好些不同。

比如說,本地同學們午餐時,往往只是隨便吃點餅乾、薯片就是,與我們飲食文化要正正經經吃一餐又最好是熱食,是有明顯分野。

除了吃,洗澡也顯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習慣。她跟同學說,從前在香港每天都洗頭沖涼,同學覺得匪夷所思,因為對方媽媽說水費很貴、不能每天洗澡,頭髮更基本上每星期才清洗一次。有些同學的所謂洗頭,只是隨便用點水灑在頭髮上便是。她更說有些非裔同學,每一兩個月才洗一次頭髮。我沒求證真偽,但一想到她們民族髮型的眾多條小辮子,要編織準是很費時,壓根不可能幾天便要搞一次吧!

媽咪向她解釋道: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往往潮濕又高溫,是故很有洗澡的需要。反觀英國的氣候,顯然是另一種狀況,加上目前面對能源危機,洗澡的成本相對便高了,所以同學家長的話,自有其考量的。

嗯嗯,近日請丫頭去洗澡,總是三催四請都不去,說不定是深怕本地同學知道她洗澡的頻率太高而覺得她有點古怪吧!又試過見她所謂洗頭,只是隨便灑幾下水在髮頂,看來她已經相當融入本地這些生活習慣之中。

爹哋仍要求她每天洗澡,但媽咪反而覺得她過得自己就是了,反正大部分時間又不是跟她同睡一房。只要她邀請我pilow talk或在她房內sleepover時有洗澡就是了,哈!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隔籬飯香

咱們女兒之前抱怨學校排隊買餐的人龍太長而且口味不對胃口,所以基本上每天早上,媽咪都會煮餐給她帶回校。

由於她午餐胃口特小,只好費盡心思準備餐盒內容:要量小之餘又盡量符合食物金字塔、色彩固然要豐富、要力求多變,又要偶有小驚喜等。這份工,於媽咪頗有一點挑戰性。

常常聽她說,同學會搶她餐盒內的不同食物,比如半熟蛋、芝士粒、巴拿馬火腿、乳酪杯和朱古力等。又有家長曾請她多帶一點雜菜湯來給其他人共享,哈哈。天氣冷了,幸好豆漿機有煮西式濃湯功能,早上即煮熱湯也不難,不過壺子小,只能供應一至二人份量。

是日的便當盒,聽說她得把一個飯團交出給另外五人品嚐,她們才罷休。嘿,應該是所謂隔籬飯香了。不過,也感謝她們欣賞。
有朱古力的午餐盒,也太給力了吧,嘿嘿~
聽說今天的大蝦飯團和餃子都超好吃,不枉媽咪天寒地凍要早起煮飯又煎餃。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天涯若比鄰

 記得去年暑假時,見搬來才三四年的鄰居請國際搬運公司搬屋,放得整樓層的電梯大堂是雜物。我們當時知道:他們要移民了,而當時,我們亦未有離港的想法。

事隔一年多,這天我們竟然在居所附近的超市相遇和相認了,這真是萬料不到。

果然天涯若比鄰。

辦報

到底她有沒有因常常無法控制自己而有任何不開心呢?

但願沒有----太多。

不過,見她笑盈盈的送上自製報紙,看來整個製作個程是樂在其中的。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尋常星期一雜談

尋常星期一 ,大清早又在「一片廝殺」之中送了女兒上學,待放學後參加完課外活動便接她與E回家。
等巴士的時候,有位女士加入隊伍。她忽爾搭訕起來,原來是本校老師,問兩位少女可認得她?明明已經見丫頭點了點頭,但然後,老師還是從手袋中拿出職員證來展示給我看。
見她這個舉動,倒真有點意外,畢竟在香港時沒遇過有老師會這麼著意證明自己的身分。果然,本地非常重視safegarding。

我們閒談了一兩句,車子便埋站了。

八小時魔法早已走到盡頭,車子上,咱們女兒的「真性情」不斷顯露,總之就是情緒高漲又高談闊論啦,概括為一個字,就是嘈。她身伴的E似乎已經相當了解其特質,才十分鐘車程,三番四次輕拍她一下,請她冷靜或輕聲一點。

嘿,E可是傳統女校調校出來的小淑女,一直都謹言慎行。面對著咱們丫頭,不知可會為她帶來半點不自在呢。
下車了,我微笑對她說:辛苦晒!
彼此心領神會。
才剛過了四點,天已開始黑。秋冬的夜,有點太漫長了吧!

回到家,丫頭像開籠雀一樣侃侃而談。是日ADHD小組的話題是有關睡覺時間。顯然,睡眠往往是這群孩子都須面對的一大難題。

然後,丫頭又大放厥詞:媽咪,你成日話我講嘢大聲,我喺小組裡面差不多係最靜既一個啦,因為我食咗藥!

嗯嗯。

八小時後,還不是打回原形。

她又說了許多在小組中的見聞,比如說,當中不少人都因常沒記性而帶漏/做漏功課而被罰留堂,也有人在一天內遺失了五本簿子等。
期間有人分享因讀寫障礙等而小學時入讀特殊學校,因而被人稱為殘疾而深感傷害。說罷,老師澄清她們並不是殘疾(不過記憶中,香港的專家曾稱這為看不見的殘疾),又有人安慰她,大意是說:你而家都離開咗啦,仲做乜要唔開心呢?
看來,這個小組還是能夠達到互相分享和支持的目的。

聽著女兒轉述各人的故事,無法不心疼好些孩子已經被罰到沒有感覺,亦深知她們對自己的無能為力。

她問我:點解我地會咁冇記性?
憑自己的所知,我告訴她:你地唔係冇記性,而係個腦太多念頭,做緊A時,就已經諗住BCDE既事,好忙!於是,樣樣做到冇頭冇尾咁。

她們的人生,其實也很不容易。

但願自己亦更能體諒女兒的各種難處。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醜」字點寫

和女兒討論起寫作,她忽然說:我記得有次作文時,唔記得點寫「漂亮」,所以寫「不醜樣」。

媽咪心底思量,即使不醜樣,亦不一定是漂亮吧,但想起了正向教育的大意義,便還是想找點甚麼讚她一把,反正她就是顯示了一種變通吧!

但話還未出口,卻又心生疑問:佢識寫個醜字咩?

媽咪沒打算取笑她,但還禁不住追問:你真係知個醜字點寫?

嘿,果然給媽咪考起了。

半晌,有人央著媽咪陪玩電腦遊戲,媽咪哪會錯過跟她討價還價的機會,便請她先寫一篇二百字的文章,題為:我在英國的生活。

她問了好些問題,其中一條令我相當驚訝:要用咩手法?

用咩手法?記得從前中小學時的寫作訓練中,老師鮮會要求我們必須把某些手法融入文章中,但明顯地,女兒過往的寫作訓練,卻相當目標為本了。

然後,媽咪隨心地請她必須使用明喻和暗喻好了。

她,很認真地伏在地上寫了有兩個小時(是日吃了小魔豆啊!),一如所料,許多字都忘了寫法,便不斷利用手機的語音輸入來協助。

看著她的「大作」,雖然錯字百出,文筆亦肯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欣賞她仍樂於寫寫,亦喜見自喻井底蛙的她,末後表達了會爬出來看看世界的心志。文筆的可觀性縱不高,但內容嘛,看著倒忍唆不禁——這孩子的思緒還是挺有趣的!

「為了找人生不同形狀」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聖誕市集開鑼

天氣開始轉冷,女兒外出的意欲很低,但趁星期六,我們還是帶她到鄰近市集走走。

才下午五點,夜幕卻早已落臨。走在只得幾度的戶外,刮起猛風時令體感溫度再低一點。雖然說市道不景,但聖誕這傳統大節日當前,人們的消費意慾仍相當旺盛:不論商場抑或市集檔攤,都擠滿人潮,感覺相當熱鬧,而現在,還不過是十一月而已。

是的,才十一月,但應女兒要求,我們早已添罝了聖誕樹,並趁這天走到大百貨公司,精心挑選了兩款吊飾。吊飾這些玩意嘛,是本地的大生意吧,款式包羅萬有,而我們決定未來每年會限購一兩款比較特別的,令它們更具意義。

未來的聖誕樹必然會日益繽紛,誠如我們對在這裡生活的寄望。

今年特意添置了國旗款和扭汽球小狗吊飾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從校服說起

有些時候,得悉校內同學的一二事,媽咪都會心底覺得自己太少見多怪。

比如說,有位同學每每在校園內都會向其他人借穿厚大褸,因為對方家長表示目前未算太冷,一旦已穿上最厚重的外衣,到最冷時便沒衣可穿了,所以此少女一直只穿學校一年四季都規定得穿上的薄校褸和針織外套,即使校內有暖氣但她往往仍未能暖起身子來,只好向相熟友人求救。

近日早上上學時,氣溫約為十度,在這裡應該叫深秋了吧,預測本週後期,早上會降至只得兩三度,心底稀奇,到時那家長覺得夠冷讓孩子穿大衣上學了嗎?

自氣溫十幾度起,咱們女兒天天都穿褲子上學,計有一個月了。日前她穿了一天校裙回校,某同學說以為她一直只得褲子呢。

聽到她們對話,我多口問對方:天氣開始凍,你媽咪有冇買定校褲比你返學?

冷不防她說:媽咪無買褲,佢話著褲唔靚。

作為一個中年婦人,我竟因她這答案而o了嘴兩秒。為免自己太失態無禮,但當下確實詞窮,只「哦哦」地虛應了兩聲。

作為家長,孩子上學穿甚麼,自覺最緊要是符合校規、舒適自在又切合天氣和體質。不過,每位家長都總有自己的教養方法和心得,各施各法。我們這些路人甲當然沒資格胡亂評價,畢竟彼此的動機也必然是純正向好的。

當然,以上兩位同學都有家長車子接送往返學校,暴露在室外的時間始終不會長。

自己學自己放

開學兩個多月,咱們女兒和樓上鄰班同學E,是日放學後首次自行乘巴士回家。選擇這天,因為彼此都沒有參加學校任何課外活動,可以結伴離去。放學車程約十分鐘,不過一旦錯過班次,則要等下班車大約二十分鐘了。

自行乘車回家的首天,在車子到站前,媽咪預先在對面馬路守候,觀察兩隻小嘩鬼有否安全橫過馬路。車子緩緩到站了,看著她們下車完成了此創舉之後,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似乎相當有成功感。

下車後橫過馬路,行大約三分鐘就回到家了

如果要參加課外活動,以如今差不多四點便日落計,離校時天色已太暗了,心底還是傾向親自接女兒回家,所以暫時每星期會試行兩天,讓兩位少女自己放學去。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大戰週末

過去幾天,三口子在許多爭執和眼淚中渡過。
雖然,爹娘很努力盡量學習包容女兒,但,她各種無法用常理和邏輯去推斷的行為和反應,就算我們是成年人,始終無法不把情緒帶進生活,亦沒能力時刻體諒她的乖張。

這個孩子,衝動、手腳比腦袋快,總是不顧後果,近來更有點攻擊性,會為我們帶來實則的肉體傷害。

禁止了她進入我們房間,是給大家有點緩衝,但她竟然拿起甚麼便擲過來,動機是要引起媽咪注視,擲中後更嘻哈大笑,為自己的好眼界而大樂,卻沒細想這行為的危險和傷害性——那可是門後的硬膠圓頂和手機啊!

我不是昨晚才嚴正地表示不可再亂擲物件嗎?怎麼不到十二小時又再來了?整個早上,媽咪心情有點太壞,便趁陽光最盛時走到公園去曬曬太陽,吸收正能量。

她傳了個短訊來,大意是說自覺是我們生活中的遺憾,但我們並不太能理解她面對的難處等,然後再向我們道歉等。

當細味這幾句話時,驚覺咱們丫頭的童年似乎已悄然而別。
其實只是希望她好好反省,既然她有,回到家,我們便復和了。

媽咪給了她一個擁抱,說:你唔係我地既遺憾,而係我地人生好大既挑戰同責任。

她,的確很難纏,行為挑釁而惹人憤怒,有時媽咪亦心底感嘆上天要給自己這個大難題。
不過,還是會努力記著她的好,又會盡力給予適當指引,但絕不縱容。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從種植小蕃茄說起

五月開始種植小蕃茄,至八月出花後漸見果實,和女兒都很興奮又期待。

本來很想親眼見證果實在泥土內轉紅才摘下,無奈九月天氣已轉涼。記得有人提過,蕃茄在十幾度低溫下會停止生長,眼見果實在這幾個月下來基本上都沒長大,更遑論轉色了。上個月吧,便摘下「最碩大」的那幾顆小蕃茄,放在室內催熟,也得等逾月才漸轉色。

是日早上,把所有青綠的果子都剪下放收室內了,始終小果子得在合適的土壤、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素下,才能豐碩成長,勉強沒幸福之餘一旦再降溫,果實有機會遭凍傷。

女兒這個年紀不斷長大又長高,這溫室小花卻沒受制於天氣,脾氣和力氣都在爆升。每當情緒一到,她的嗓門會首先失控,然後手腳往往亦沒法好好掌控了:一旦遇到不順心時,伸腳攔截和猛力拉扯等粗魯、野蠻(和沒經大腦)的動作老是常出現。媽咪多番表示,擔心自己總有一天會因她而受傷。深知她不是故意的,而責難的成效亦不彰,只好不斷提醒。事實上,媽咪當然也會勞氣,也會不開心的。和友人打趣說過我們家很有「生氣」,真的生氣顯然亦在所難免。但看著她事後總是內疚又不斷道歉的樣子,自己亦不好受。

期望她的自控能力,會一天天提升。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校內小組

這夜,女兒忽然分享了好些學校的事情。自從升中後,她似乎少了說學校的事,所以媽咪當下洗耳恭聽。
女:我逢星期一最後堂tutor time唔使上,D同學好羨慕,因為我可以去同人傾偈,唔洗坐係度咁悶。
媽:點解唔使上堂?
女:你知架!
媽:我點解會知?
女(燥底):之前比過你睇張紙啦!
媽:十月初話邀請你有三堂同老師見既ADHD活動?
女(繼續勁燥):係囉。
媽:吓?我以為剩係果個星期有三日,你無提過之後繼續。你意思係而家逢星期一都會同相關老師、同學見面?
女(話風一轉):媽咪,你唔好話我好嚴重,我見有個姐姐,佢成日上堂喺度好大聲講嘢,又無情情大笑。
媽:我無話過你好嚴重。你意思係你地一齊上堂時佢既表現係咁?
女:係呀,佢year 11。
媽:個姐姐係咪冇食藥?
女:呢度D人多數冇食藥。
媽(深表認同,深知這裡主要奉行行為治療,發藥的情況不多):係囉,醫生都想cut你藥。但你覺得食藥對你有冇幫助先?
女:有既。
媽:咁唔該你食多D嘢,你唔增重就有機會停藥。你地個小組有幾多人?
女:6個。
媽:咁又唔係好多喎。
女:有D人唔參加嘛。
媽:有冇同你同級架?又有冇香港人?
女:本來有個同級,但佢話好悶唔再參加,個香港人即係頭先放學見到果個。
媽:乜有同你同級但我唔識既香港人咩?
女:我轉咗話題喇,個香港人高我一級。
媽:你講嘢咁跳我點跟。你地喺小組會做乜?
女:傾下偈囉,問下你幾時確診咁囉,佢地好多都好遲,高小先發現,我話我五歲(按:其實是七歲確診,五歲時只稱為懷疑個案)。我地聚會個課室近閘門,星期一我見到你同C姨姨喺學校外公園等我哋放學,我掛住望你地哋,都冇聽佢哋講咩。
媽:你成日都係咁啦,哈哈!

不久之前,她滿滿自信地表示覺得自己很勁、很獨特,因為沒有太多人會像自己可以騁馳於天馬行空的想像之中。回看從前,她不大願意向別人透露自己的病況,但她說如今新相識的香港同學都是知悉的。

暫時沒感受到各種徵狀令她很「勁」,嘿嘿,但絕對欣賞她接受自己的獨特性,相信在校內參加此針對性活動是頗有點積極意義的。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幾個媽媽的故事

和好幾個香港家長近來混得稍熟,聽她們說過不少自己的事。

R媽媽大病之後,與先生和女兒決定來這裡展開新生活,轉眼便半年。之前她問起我們看樓的事情,便也了解一下她可打算在本區置業?她起初只簡單表示說會繼續租住同一單位。自覺和她相當投緣,或者是因為她弟弟住在我們於香港時的同一屋苑,而彼此家中長輩的病史亦有相似。及後一次二人聊天時,她坦言在九七後賣了自住的一房單位後,夫婦二人因各種情況下未有入市。後來樓市大升,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她指過來時沒樓可賣,如今主要是靠積蓄過活。她自言與先生學歷不高,寄望女兒將來學有所成,盤算著這幾年都會租樓,待一家人入籍後,女兒亦升大學了,到時夫婦二人應該會回到香港生活。

C媽媽年初帶著兩個孩子到來,如今過著偽單親生活,先生只偶然過來相聚,彼此盡量兩邊走。聽她之前所說,先生在香港應該是有生意的,放不下生意之餘自覺學歷不高、英語又不好,加上要照顧同住的媽媽,因此並沒打算在英國定居。論到孩子要入籍與將來能否以本地生身份讀大學這些,C坦言見步行步。由於先生與奶奶仍住在香港,不會賣樓,而她亦不計劃在這裡置業,未來幾年會一直租屋。

心底稀奇這兩家庭選擇落戶於生活費和租金都不低的倫敦,當然,本區自是有其吸引力的,而各人當然有各自的故事和考量。

S媽媽帶著女兒於暑假才過來,目前也是過著偽單親生活,而先生和小兒子則會稍後加入。S是鋼琴老師,早前的家長聚會中,感受到她應該從小便有家人/傭人一直好好照顧起居生活,所以對家務沒任何概念,但如今家中大小事務都關自己事了。不過,沒感到她有任何抱怨(起碼在我們面前沒有!),反正馬死便落地行。

幾個媽媽,隔了大半個地球之後交成朋友。世界很大,能相遇,多少也是緣分。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都好好生活!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第次放煙花

每年十月尾起,各大超市便開始售賣煙花,一般是直至今日bonfire nigth為止。

過去兩星期以來,每晚不斷見屋外煙花熣燦,而放煙花的日子、時間和地點是有嚴格限制的。

是日黃昏,收到住屋仔有私人花園的友人邀請,讓我們到他們家的花園一起放火,哈!

雖然,放煙花不環保、會嚇著某些動物和小孩等等,不過,偶然一次換來彼此難忘的回憶,也不是太過份吧!

這應該是自己的人生首次放煙花,畢竟在香港是沒這些機會的,所以全程都興奮莫名。至於兩家孩子基本上只對能放在天上的大型煙花感興趣,每每玩到那些於平地打滾的小型款時,根本提不起勁。

其實小型煙花都很精彩丫

這一代的孩子,就是太幸福。

又,到訪時驚見女主人的手受傷了,原來兩星期前不小心跌倒而骨折。

祝她早日康復。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外出之後

一連兩天都跟學校新相識的家長們聚會:首天主要是媽媽的大買活動,第二天則是三個較相熟的媽媽連同女兒們一起親子飯聚,也是向媽媽C每天早上接少女們上學表達謝意的機會。

帶咱們女兒外出,面對新相識的朋友,壓根會為自己帶來不少壓力:沒施魔法的她,無理、多嘴又失控的情況比比皆是,看在別人眼內,大抵就是非常沒家教的模樣。

出席這種活動,很疲憊。

 

蹤跡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Baby Blog Designed by Ipiet | Images by Tadpole's Notez | Blog Templates created by Web Hosting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