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放學時,老師告知女兒在課室內不小心碰到椅子,下唇內壁給牙齒撞得瘀黑一片,紅紅腫腫。老師除了親口交代外,原來也在手冊內貼了一張accident note,簡單寫下事情始末。
回家後向小丫頭問起受傷的過程和老師如何善後等等,但兩歲多的小女孩,仍見詞窮。
媽咪隨口問:咁你撞到有冇喊?
女兒說:有。
心底有點意外,因為放學時見她情緒穩定,以為她沒甚麼大礙!
基於她受傷時哭,媽咪斷定她當時確是大痛--往常不小心跌碰,她只會摸摸頭便當沒事。
心痛,固然是有的,但孩子要長大,跌跌撞撞少不免。
晚上,同學C媽咪在whatsapp說她兒子亦收過多次accident note,C也說起今天看見咱們家小丫頭哭了。單看短訊,感覺到C媽的咬牙切齒,原來她誤以為小丫頭受同學欺凌,著媽咪我要向老師好好反映,因為老師有責任要保護我女兒云云。自去年九月初,C媽幾乎每隔幾天便收學校一張accident note,都是受同一個同學所傷。她更傳來幾張相片,清楚看到C臉上/手上的紅痕;作為家長,完全明白她有多心痛!
好奇之下,當然要問一問那「同一個同學」到底是誰?起碼得個知字嘛。
是日送女兒入課室時,「同一個同學」站在門口大聲叫她的名子,歡迎她回來。
呵,很難想像他竟然是個惡霸 :)
到接放學時,同學N媽咪也關切地問起小丫頭的情況。她說早前某天接放學,老師也告知N被某同學搶玩具,N的臉被對方的指甲抓了一條長長的紅痕,那次老師只口頭說而沒寫accident note了。
聽聞,每張accident note背後,老師都有不少行政工作要跟著辦的;不會次次寫,心領神會。
至於N媽口中的某同學,不期然又令我想到是否即「同一個同學」了。
小孩子間的爭執,在所難免,因為這都是個學習的過程。只寄望彼此不要出手太重就是了,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