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勝萬金

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2025暑期返港探親勁食爆買之三

畢竟離家一個月,媽咪最放心不下的,肯定是裡裡外外四十餘盆植物。

我們返港期間,偶爾有透過防盜系統看看花園情況。盛夏繁花正茂,而今年種的巨型向日散葵果然沒令我們失望。旅途的中後段已發現其中有兩株可能因大風而倒下,回家便截下來插入廚房中欣賞。

記得回來後才進入家門,見大門側那盆分株出來的龜背葉長得油亮光澤,它不單葉面變大了,且正在長出一塊新葉來。放在它上面鑽了小孔的750ml水樽,竟然仍剩下1/3枝水,除了出水量慢得太奇之外,龜背葉對於水量的需求原來遠比自己想像中低。

才興高采烈之際,廚房內另兩盆植物倒沒這般好彩了,尤其是去年長得極漂亮的蘋果芋,如今大部分葉片都枯乾了,而放在它側邊的2L大水樽仍有七成儲水,但在樽內的吸水棉繩都乾得像葉子一樣了,顯然這引水法完全失敗了。

受了重創的蘋果芋

觀乎花園的植物似乎狀態都不俗,看來是自動灑水系統每天清晨供水六分鐘湊效了。不過後來細心觀察才發現,其中一盆芍藥全啡了,大抵是它那枝灑水竿出了狀況吧!

綠色的野草長得正盛,無奈芍藥已變成掛在左邊的枯枝

還未察看好花園各植物的情況,便傳來女兒於樓上的滙報:

大龜背有兩塊葉面大面積發黃了!

放到露台外的那些室內稙物,所有原本用來引水的棉繩都乾涸了,但幸好離家期間下過雨,植物們的狀態還不算太糟。

放在露台的幾盆蘭花似乎都感染了真菌,把花枝都剪掉好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園丁,看見不少植物都比起出門前的狀況差了,還是會感到心疼的。不過,假以時日,相信大部分植物都可以恢復過來。而且,不少植物在我們最低限度的干預下,它們還是生長得不俗呢。

臨離家前把牽牛花都轉到大盆中,瘋長了
今年初死裡逃生的小吊鐘花,如今開得正盛
小番茄大豐收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藝廊

三口子特意跑去買票入場收看奈良美智的展覽。
以本地有大量博物館都免費計,這入場票價有點貴(幸好女兒的學生票相對便宜),但還是想看看貴為當代知名的藝術家,他曾在港幣百元鈔票上塗鴉後,以45萬港元拍賣出去,其作品又曾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破紀錄成交,所以,對他頗有點好奇。
以女兒從來都不太有興趣看展覽館計,她這天總算安靜地在場內逗留了一小時,應該還算是有點興趣的。


看畢後,嗯嗯,含金量果然高。

之後順道去那條匯聚街頭藝術家心血那條頗具人氣的隧道,倒帶給了我們無限驚喜。廻廊內傳來陣陣顏料味,蓋因幾乎任何時候都有藝術家在創作,便把人家的舊作品都覆蓋了,除了有幾幅估計是大師級壁畫而被透明膠板保護著之外。所以,隔一陣子再來的話,必有另一種風貌。
其中一段短短的廻廊,已令人目不暇給

2025暑期返港探親勁食爆買之二

以下這是從香港返英之後的一些即時的感覺。
由機場門口乘巴士方便亦便宜,可惜我們早已搬了家,車子不到住區了,便得再轉一程不到十分鐘的uber。
短短幾分鐘車程,一個字,好貴!在香港搭的士,不會只坐幾分鐘便收百多元吧!不過,今次回程大小共五件行理,還未計每人隨身的背包,便特意叫了六人大車子,坐得寬敞之餘,擺放行理位置亦充裕,所以就要多付一點了。
uber司機選了走我們家外大公園那邊,發現如今已遍地黃葉了,這是一個月前所沒有的。顯然,秋天已漸潮步至了。是的,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分別是:天黑的時間已改為八點幾。記得上個月出發前,即使九點幾天仍有點光的。
回家前,三口子有說過回家後最想做甚麼的。
女兒率先搶著說:一定係拎D衫去洗。
她喎?!
她才補充說道:我話你地啊!
爹哋指他最想撻著車子,再到鄰近地區一圈。
媽咪則要立即去看看各稞植物的狀況。
至於女兒嘛,她說要把撈撈的應援物放好。

所謂最想處理的事,應該都是反映了一些價值觀和所重視的事情。離家多天,顯然爹娘都是有所顧慮的:擔心車子閒置太久而斷了電、擔心植物因乏人照顧而出事等。
才回到家,爹娘都立刻做了心底最關注的事。至於女兒,卻也未見得她有立時放好男團的應援物,,行理幾乎也原封不動的擱在一旁。
她忙著做甚麼?
忙著去懶洋洋吧!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個性與氣質

女兒無時無刻都在發出大量噪音,頻率高得往往令爹娘精神緊張,難以忍受。

媽:你好嘈啊,成日影響他人!頭先踩開垃圾桶時將個蓋咁大力撞牆撞到嘭嘭聲,佢會爛架。而家你D刀刀叉叉,又不停咁撞碟。

爸:如果有D餐桌禮儀班,你真係好應該去讀下。

女:我好鍾意發出D聲啊,好有安全感。

媽:你自己一個住唔影響其他人我就唔會理你。

女:我先唔會搬啊,呢度有人煮埋嘢比我食!

媽咪斜啤了她一眼。

半响。。。

女:仲有就係,呢度有你地嘛。

她的雙手做了個懷抱的動作,眼神靈光閃爍,再古惑地笑著說:呢句一定要講既!!

在細味了她剛才的話一次後,她這是真情或假意,媽咪還是心知肚明的。

媽:我要記低你頭先講既嘢。

這個孩子,說話的技巧以至思想的複雜性都愈來愈高了:各個細微動作和表情,都顯示著個性和氣質的變與不變。

2025暑期返港探親勁食爆買之一

今年暑假,三口子返港四週。

這次我們特意試搭轉機,體驗一下對比起一程十幾小時的航班,當分拆成兩次各七八小時的航程之後,機票固然便宜一點,更重要是會否舒服些?能夠中途下機走走,自覺這種搭乘方式較適合自己。但女兒說直航和轉機於她沒有太大分別,果然後生可畏。

差不多兩年沒返港了,到達香港機場時,看到四處都有熟悉的景像、面孔和文字時,由衷地覺得——我回到家了!但當旅程結束並由香港返到英國機場時,坦言沒有這感覺。

這差不多一個月裡我們住在北區,是一個從沒住過的社區,交通比想像中便捷,無論去港島區或九龍各處,都有巴士直達,車程大約一小時。就算返深圳,都是一小時。唯獨要乘鐵路時,得轉駁一程十分鐘小巴,但也不複雜。不過,這一小時生活圈,始終於我們有點陌生,所以起初要不斷探索並試搭各交通路線,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外出方式。幸好如今科技先進,手機程式亦幫到忙。唯獨不少小巴司機總是在追趕時間表似的,最初乘搭某路線時問問司機是否上對了車,但對方只是告知她已遲開了一分鐘,便著我們趕快坐好。又記得試過因未太肯定是否下車地點而多問一句,阻延了應該有二三十秒吧,便被司機破口大駡。當時也沒有覺得太委屈,就是深深感受到服務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之餘,亦覺香港人普遍都有太大壓力了。

最初幾天,明顯地要調節步伐:在英國乘搭巴士時,我們往往都是等到巴士到站才施施然起來再慢慢下車,但香港的巴士嘛,我們未到站便得先走到下車的門前預備。另一個自覺經典的時刻,是當由機場拿行理到今次的住家,這是個要在平台轉電梯的屋苑,我們首件行理都未及放入去,電梯門便自動關上了,嘿嘿,在香港急促社會節奏的當兒,我們真是太慢了。

留港的二十多天,我們經歷了一個十號風球和五次黑雨,天氣有點不理想,但,這就是香港的夏天了吧。

整個旅程的感受有點多,稍後再慢慢整理。

這是送給親友的手信
由香港帶回家的東西和禮物很澎湃,零零碎碎有些未及入鏡

 

蹤跡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Baby Blog Designed by Ipiet | Images by Tadpole's Notez | Blog Templates created by Web Hosting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