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港之前,大抵是十月頭的某天,看了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的預告片,其時對兩齣電影內容無任何認知。看這年少日記的片頭時,在亳無心理準備之下,小孩突如其來一個躍下的動作,原本恬靜的大廳被我激動的尖叫聲劃破了。
我整個人深深地撼動著——那一幕,作為一個家長不太可能沒有感受吧!幸而鏡頭的下兩秒,見小孩從大廈的簷篷頂上爬了出來,其時於我肯定是個極大的心靈安慰。誠然,電影世界鋪陳人間種種幸與不幸,往往不能只定格於一瞬。
當發現它上映檔期不能配合我們返港期間時,心底暗嘆著可惜。如今竟然在地球另一端上映了,不可能會放過吧!
先行了解過故事大綱才進場收看,既然做足了心理準備,所以看畢電影後感受沒想像中悲痛,反倒覺得劇末透出的積極意義,似乎比白日之下看畢後更強。
如果問我這是怎麼的一齣戲?用一句簡單的話,是劇情鋪陳主角如何跟童年時種種創傷後的人生「復和」。
電影穿插著各種情節,去描寫原生家庭如何對自我成長和下一代的深遠影響、大小角色與各種情緒病之間的糾纏(不論是患者抑或是他們身邊的人)、婚姻關係破裂對人生的衝擊、學校教育與老師的角色等。去到最終,因著復和而親子關係及時破了冰、夫妻關係某程度上或可因坦白而以期修復等,都是一齣悲劇走到最後予人的某些出路:人生本來已不容易,既然付費購買娛樂,悲劇當中無論如何也應該給予我們好一些積極意義的。我們自是無法挽回已逝的生命,但如果選擇放下,才有機會自我接納這個無可彌補亦不能改變的缺失。
中心思想大抵沒有甚麼新的闡述,最重要就是珍惜彼此相處時,不要留下遺憾甚或事後追悔。
偉大的說,父母賦予孩子生命。但如果家中女兒在出生前有選擇權的話,我們的家到底又會怎樣?這自是無法推測的。不過,作為家長,好好愛和照顧子女,本來就是責無旁貸,也謝謝她不知怎地選擇了/無可選擇地跟我們一起,哈哈!
由於電影題材敏感,本土規定必須年滿十五歲方可進場,所以無法帶女兒同往。且看之後有否機會,可以陪同家中小少女一起收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