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星期,老師已向班中透露,本月會有新同學入讀。五月首個上學天的放學後,遇到新同學的媽媽,彼此打了個招呼。這位媽媽說話客氣有禮,感覺相當正常。
正常?!原來並不是必然的。
那些過度參與(干預)孩子學習與成長的父母,被戲稱為「怪獸家長」。別以為如今在這種相對開放的外國式學習氛圍下便沒有怪獸家長。和新同學家長打過招呼後,另一位家長忽爾說起孩子們新近展開的一份分組課業,其他家長大至上都不清楚孩子們這份課業正在做甚麼,而她直指她家已經做成怎樣怎樣了。
放學了,各現場家長不免向孩子查問一下。
自轉校後,自己一心打算減少女兒在功課和溫習上的依賴,畢竟學習的人是她,如果她找不到學習的動力,難道要我們鞭策/伴讀至老死嗎?不可能吧!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精髓之一啊!
向女兒查問後,她直說:得啦,搞得掂。
是放心也有點不放心,但媽咪一定要學習放更多的手!
才入讀四個月,已清楚知道剛才那位家長相當喜歡指導她家孩子的功課。本來,這是別人的家事,只是,如今分組合作的機會相當頻繁,她樂於指導自家孩子固然無可厚非,但同組同學亦很難獨善其身,便變成不論功課內容/進度/分工,都不是孩子們自行掌握的事了。更之,這家長更會有意無意向同組家長指出自己孩子做得怎樣怎樣,同組組員又如何如何。作為聽眾的第一身感受是:有人似在暗示自己孩子在同組內付出了很多很多,之類之類。
該學習的是孩子們,指導的人說到底應該是他們老師吧,要不然,不如家教算了!況且,一直深信在這人工智能世代,小學生做甚麼資料搜集,肯定遠不如電腦精密、快速。這刻,孩子們不如趁機好好學習如何與同學分工和相處這些軟技巧吧!
早前合作過後,女兒已明言不欲再跟這同學一組。
唉,何必呢!